释当度|此生只做一件事:公益安养

来源:作者:时间:2022-05-14 15:40:15
   “我就呆在这里不走了”

\

【图片一:大年初一,周阿婆拉着当度法师聊家常】

  “老人家,新年好……”,2022新春,虎年正月初一上午,102岁的周阿婆和老姐妹们吃完早饭,正聚在一起聊天,安养部负责人当度法师带着义工们逐一向老人们问候新年,看到周阿婆脸上露出的笑容,大家如释重负,那个半年前一身戾气的老人终于彻底走出了心底的阴霾。

  出生于1921年的周六娜来自浙江衢州,年轻时担任过村妇女主任,土改工作队队员,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生性勤快的老人却有一段心酸往事:年轻时,由于亲生儿子早夭,夫妻俩领养了一个2岁婴儿,打算养儿防老,结果养子好逸恶劳,不务正业,又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防老”变成了“啃老”,老伴过世后,年事已高的她早已力不从心。

  2021年4月,在善心人的帮助下,女儿打听到了安养部,带着老母亲前来考察,没想到一下子就被这里吸引住了,“这里太好了,师父慈悲,义工关心我,照顾我,还有老姐妹聊天,我很快乐”,周阿婆感激地说,“感谢党和政府,让我有了家,不愁吃,不愁穿,我就呆在这里不走了”。半年多时间过去了,负责照顾老人的义工吴水菊告诉记者,老寿星每天吃素念佛,心态非常好,前不久刚给她过了100周岁的生日,当初那个带着憎恨心,逢人就就唠叨“儿子不孝”的老人变了,封闭的心慢慢打开了,犀利的眼神变得柔和了,愁苦的脸也露出了笑容……

\

【图片二:在义工的悉心照料下,周阿婆(左一)的心门打开了】

  老寿星所说的“这里”,全称为浙江奉化佛教居士安养部,1992年,由赵玉韵、毛荷英等十几位老居士发起,在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鼎力支持下,奉化佛教居士安养部诞生了。90岁的应妙莲老人入住安养部已经28年了,作为创始人之一,谈及安养部创建之初的艰辛,老人记忆犹新:“当时大家凑了8万块钱,买了2亩荒地,建了15间房,挺简陋的,为了省钱,工地很多活,我们自己干,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吃素念佛的老人有个共修的场所”。

  成立之初,安养部并不对外开放,仅接受本地居士入住念佛养老,门槛较高:每人一次性缴纳建设费3500元,每月自发供养生活费2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不接收,符合年龄要求的人必须做三年义工才能进来养老。

  “无论是哪里人,无条件,来就收”

  奉化是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出家圆寂之地,佛教信众具备一定规模,那么,如何满足这部分信教群众的养老需求?

  2012年2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明确,“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益补充。”《意见》还指出:“重点支持宗教界在以下领域开展非营利活动:灾害救助、扶助残疾人、养老、托幼、扶贫助困……。”

  为此,安养部第三任负责人当度法师决定打开山门,去掉门槛:只要有信仰,愿意念佛吃素,无论是哪里人,无条件,来就收。没想到,这一决定捅了“马蜂窝”,安养部的老人炸了,“当时安养部的大部分老人反对,认为后面进来的这些人没有作出任何贡献,却要来这里养老,凭什么?再说,安养部当时也不宽裕,担心人太多进来,把安养部吃垮了,一些老人气得要揍他”,86岁的吴赛英回忆当初混乱的情形时说,“我和其他一些老人,就站起来,用身体排成一堵墙,阻止老人打他”。

\

【图三:谈及往事,吴赛英老人记忆犹新】

  在巨大的压力下,当度法师没有退缩,为了打消老人们的顾虑,他将出家前自己经营多年的苗木公司转让给了合作伙伴,所得资金全部投入安养部的改造和扩建,对于老人的非议和责难,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安养部无条件接收老人养老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了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老人络绎不绝,76岁的杨庚年就是其中之一,老人一生未婚,打了一辈子临时工,手头也没什么积蓄,古稀之年正为自己的养老发愁,为此,他毫不犹豫从千里之外的新疆伊宁,来到了浙江奉化一探究竟,初来乍到,所见所闻,令他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安养部真的免费,担忧的是自己能不能坚持吃素和修行。

  如今,两年过去了,杨庚年不仅完全适应了安养部的生活,而且还当起了义工,负责照顾一对98岁的老夫妇,“安养部真的不容易,趁我现在还能动,我要多干点活在这里培福报”。

\

【图四:从新疆伊宁来养老的杨庚年老人(左一)】

  “安养部的老人,来自五湖四海,近的有上海、江苏、浙江,远的来自黑龙江、新疆、河南等地,大家在这里和睦相处,快乐养老”,文工团出身的邬国梅今年83岁,红润的脸庞,爽朗的笑容,轻快的脚步,怎么也看不出已是耄耋之年,作为安养部曾经的办公室主任,邬老师跟随当度法师已经10多年了,对于安养部的变化可谓了如指掌,她掰着手指头抛出了一连串数据:安养部居士楼共有房间100多个,床位近300张,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养老会员1000多人,常住养老100多人,年纪最小的70岁,最大的102岁,他们信仰坚定、心怀感恩、快乐生活,安详养老。

\

【图五:安养部老人正在串珠,赠送给全国各地的慈善人士】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安养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带有佛教特色内容的养老保障服务,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孤独园和六疾馆,提供安养服务的主体包括佛教团体、寺院、僧俗大众、居士团体、佛教基金会、佛教企业以及其他法人和有关人士等,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寺院安养、居士互助型安养和养老院念佛型安养。

  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居士互助型安养典范,奉化佛教居士安养部历经30年的实践证明:公益安养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事业的重要补充。

  以慈善捐赠践行三次分配,兜底公益安养。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到: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首次明确第三次分配作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慈善公益事业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基于“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价值观,佛教界自古以来都有布施、供养、捐赠的传统,这样的传统恰恰支撑起了公益安养的物质基础。

  据了解,奉化佛教居士安养部每年100多万元的日常开支全部来自居士每月自发供养、企业和个人慈善捐赠。“对于来自偏远农村生活贫困的孤寡老人,我们免收一切费用”,安养部负责人当度法师表示:“安养部打造的是家文化,无论贫富,老人进来之后,就是家人,衣食住行,一律平等对待。”

  随着布施和捐赠日渐增多,安养部将服务群体从单纯信众逐步扩大到了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独失伴老人、无依无靠等无力自养又未纳入社保体系的弱势人群——来自山西晋城的郝师国,在一次货车卸货事故中受伤,全身95%瘫痪,卧床12年,继父年事日高,无法再继续照顾,2021年4月,当度法师听说后,派专人专车往返3000多公里将他从山西接到安养部,专门安排2名义工负责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和翻身换药等,在义工的精心照料下,郝师国不仅心情开朗了,身体部分机能也奇迹般得到了一定康复,甚至可以自己吃饭了。初冬的阳光洒进郝师国的房间,温暖而又明亮,闻不到一点久卧在床病人特有的“酸臭味”。

\

【图六:“来了,就是家人”——当度法师开导郝师国】

  退伍老兵唐书保,河南南阳唐河县人,18岁参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身受重伤,荣立二等功,被评定为四级伤残,卧床不起。信佛的妻子冯桂敏无怨无悔地照顾丈夫43年,去年11月底,冯桂敏带着丈夫一起来到了安养部,在众多义工的帮助下,唐书保的状态慢慢开始好转,“决定要来之前,书保的战友担心我们受骗,都劝我们要慎重,别上当,”看似平静的话语却透着一丝激动,冯桂敏告诉记者,“现在书保的战友打电话过来慰问,都替我们夫妻俩感到由衷的高兴,说我们遇到活菩萨了”。

\

  【图七:“英雄流血,但我们不能让们流泪”——当度法师每天都要探视冯桂敏(左一)夫妇】

  安养部负责人当度法师表示,安养部承诺无条件为出家人、寺院居士及其父母、退伍老兵、“失独”老人、孤寡老人等五类人提供养老服务。

  与此同时,安养部还将免费服务范围扩展到身心疾病关怀、家庭事业关怀、临终生命关怀、远程和现场助念及殡葬等。

  义工培训是我们的一个法宝

  公益养老两大难题,一资金,二护理。其中护理工作苦累脏臭,全世界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流动性都非常高。在奉化佛教居士安养部,除了老人之间的互助之外,义工发挥了关键作用。

  和一般养老院不同,安养部常年活跃着一支义工队伍。他们分文不取,只讲奉献,虔诚向佛,甘于付出。他们身穿红马甲,散布于安养部的各个角落。有的打扫院落卫生,养护花草,有的帮助洗衣做饭。有的值守殿堂,照顾香火。还有的在农田劳作,种粮种菜,这一切运行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三年前,身患肺癌的边淑香来到了安养部,经历人生大劫难的她在当度法师教导下,放下了生死,做起了义工,她选择了最苦最累的活,和义工周桂香一起,照顾瘫痪在床的郝师国,为他端水喂饭、擦身抹药、端屎倒尿,光尿片一天就要换十次,“说实话,我是带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来这里的,边大姐和周大姐跟我无亲无故,却比母亲还细心照顾我,全身上下,干干净净,连褥疮都好了”,五大三粗的汉子在床上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现在不想死了,只想好好活着,告诉更多人在安养部发生的故事”。照顾郝师国之余,边淑香还负责照顾89岁的汪章来老人,病了,带他看医生,烦了,给他讲故事,对待老人,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没有任何怨言。

\

【图八:义工边淑香(左一),周桂香(右一)负责照顾郝师国】

  “边淑香就是安养部的国宝”,在养老义工培训时,当度法师分享了边淑香的故事,对于有佛教信仰的人来说,吃苦受累意味着培福增慧。据了解,安养部从2017年8月开始,举办2885全国第一期养老义工培训班,全国各地踊跃报名,他们当中,既有家庭妇女,工薪一族,小商小贩,也有企业高管乃至身价亿万的企业家,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他们彻底放下身段,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换衣服,剪指甲梳头发,陪老人们散步聊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要孝行天下,个人的力量有限,义工培训是我们的一个法宝。”

  当度法师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截止2021年11月,培训班共圆满办学12期,培养全国各地养老人才1000多名,235个团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迄今分别在浙江、河北、福建、广东等地建成了11家公益安养院,为当地的公益养老事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的最大愿望是在全国每个县市区建一所公益安养院”

  90岁的姚菊甩和89岁的江妙娣同住一屋十年之久,却从未红过脸,吵过架,两位老人就连出入都是手牵手,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散步,一起娱乐,好得如同亲姐妹。“其实安养部的老人之间也有矛盾,老小孩,老小孩,老了就跟小孩一样,也有脾气,所以,我每天坚持给他们讲课,让他们学会运用佛法智慧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和矛盾,”当度法师表示,让老人们意识到,来安养部不是来养老,不是来享受,是来培福报,是来发挥余热,是来修行。遇事,都承认自己的错。引导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和睦相处,安享晚年。

\

【图九:2022春节联欢晚会,老人们合唱《感恩一切》】

  在奉化佛教居士安养部,老人们的精神状态令人印象深刻:与其他养老院相比,这里闻不到“老人味”,他们健康、乐观、积极、向上,把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丰富多彩,大院内整洁、干净、秩序井然。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哭着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笑着欢喜往生极乐世界。

  “创立30年以来,我们从未发生过一起养老纠纷,创造了养老行业的一大奇迹。”当度法师告诉记者,“我们的养老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一来去自由,缴费随缘;二信仰为本,入住自愿;三互相关爱,靠己发心;四慈悲大爱,勇于担当;五只有付出,不求回报”。

  随着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奉化佛教居士安养部也面临着床位紧张的压力,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弥勒安养村的规划已进入实施阶段——该方案以浙江省振兴乡村和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战略为指导,以租赁的形式盘活奉化区萧王庙街道前竺村数百间闲置民房,打造规模近3000人的大型安养示范区,解决基层群众就地养老难题的同时,改造农村养老基础设施,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让农村重现活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其中核心安养区——竺园规划建设用地4.31亩,房间100个,集中容纳200位信众念佛养老,养老功能齐全,服务设施标准化、智能化、特色化,将于2022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最大的愿望是在全国2885县市区(包含台湾在内),每个县创建一个公益安养院”, 2885公益安养发起人当度法师表示,“2885的宗旨是替世上父母解难,帮助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让老人活着欢喜,走也欢喜”。

  在当度法师的影响下,他的妈妈——84岁的陈佩瑾老人也在老家前竺村干起了公益安养,她把儿子出家前留下的别墅改造成了安养院,组织附近村民一起前来吃素修行,互助养老。“外地来的老人,我们也接收,全免费,” 这位全国年龄最大的安养院院长自豪地说,“儿子做大事,我就做点小事,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

【图十:陈佩瑾老人(左二)与大家分享创办农村安养院的经验】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公益安养事业在各地方兴未艾,据不安全统计,全国仅江浙闽三地就建有安养院50多家,反映了佛教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勇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举措,符合时代要求,也是我国养老事业的重要补充。但在现实运作中,安养机构仍然遭遇不少困境。

  1、登记注册的困境。宗教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致使安养机构在民政部门难以登记注册,只能以黑户的身份从事着养老、助老工作,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也挫伤了佛教界从事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其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寺院创办安养院因土地和消防等问题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2、政府主管部门对信教群众的特殊需求回应程度不高。由于宗教问题的敏感性,地方政府在政策把握方面拿捏不准,因此,对于民办养老院,念佛养老一般不被允许。

  3、政策扶持方面的困境。虽然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表示支持宗教团体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资助补贴,包括针对水电收费标准的优惠规定。

  但这些政策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导致安养机构难以享受相关的政策优惠和补助,用电、用水、用气开支比按民用价格收取贵出近一倍。

  其次,对于安养院亟盼的土地、建设、医疗等方面的支持,相关政策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从而制约了安养公益事业的发展。

  “我记得2016年,也就是我出家的那一年,习总书记提出,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关系2亿多老年人口特别是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关系他们子女工作生活,是涉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当度法师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当时,我就发愿,今生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公益安养”。

\

【图十一:此生只做一件事,公益安养——当度法师】

  当记者问到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作为一名宗教界人士,对目前的养老政策有哪些建议的时候,当度法师表示,公益安养,利国利民,希望民政部等老龄事业相关部门,能够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确实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民办养老院为信教群众配置相应的宗教场所,满足他们的信仰需求;第二,鼓励和支持寺观教堂利用闲置房间创办公益安养,解决信教群众的养老问题,兼顾贫困老年群体,为和谐社会贡献宗教界的一份力量。

中国公益报道

上一篇:“不孤独星球”主题日活动开启 支持特殊困难群体就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