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古法 博采新知——颜伯龙先生书画作品展亮相人美美术馆

来源:中国公益报道作者:时间:2020-12-14 08:04:57
  ——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颜伯龙》新书全球首发式在人美美术馆首次亮相

\

  12月12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人民美术馆、北京融祥典当有限公司、北京椿草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精研古法 博采新知——颜伯龙先生书画作品展”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颜伯龙》新书全球首发式”在人美美术馆隆重举办。著名画家、颜伯龙先生的外孙女佟颜,人民美术出版总社教材中心编辑室主任邹依庆,北京融祥典当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秀海,《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颜伯龙》的主编、北京椿草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著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著名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邓远坡,著名文物鉴赏家朱克城,著名画家李光寒,著名画家岑今等各界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了这场迟日旷久的高水准艺术盛典。本次展览由中央电视台陶瓷频道主持人王子文主持开幕仪式,当日一并举行的“颜伯龙先生书画作品学术研讨会”邀请了首都博物馆书画院秘书长巫永辉担纲主持。

\

  规模空前,史无前例,100余幅(组)精品首次集结亮相

  2020年适逢颜伯龙先生仙逝65周年,而各方策力举办本次展览的初衷与目的,一方面是作为纪念性活动,给予今人缅怀和追忆颜伯龙先生生平往事的契机;另一方面是鉴于当代美术界长期疏于整理和研究其艺术成就,希望借助本次代表性作品的全面呈现,为“颜派花鸟体系”的学术探讨和市场收藏提供丰富的资料,让这位近现代著名的书画大家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关注。经过主、承办方和家属的多次商榷与筛选,最终共展出颜伯龙先生的绘画和书法作品100余幅(组),可谓规模空前,史无前例。展览现场依照展厅结构和作品尺幅适当组合排列,精彩呈现了颜伯龙先生各个时期的经典力作。其中,在绘画题材上囊括了颜伯龙先生最为喜爱和擅长描绘的花卉、翎毛和走兽作品,同时首次公开亮相了其一生创作数量极少的精品山水画,如《溪山访友》(1928年);一些鲜为露世的红衣或白衣罗汉人物绘画,如《无量寿佛》(1930年)、《达摩坐像》(1933年);以及鸿篇巨制的《花鸟四条屏》(1936年)等。在绘画技法上涵盖了大写意、小写意、工笔绘画和工写结合等,不仅系统地展现出颜伯龙先生独树一帜的笔墨格调、精湛高深的理论思考、超脱凡俗的人生修养和辉煌绚烂的艺术成就,而且让这位渐隐于中国近现代花鸟画史的书画大家以及曾经浓墨重彩的艺坛篇章重现往日神采。诚然,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希冀颜伯龙先生的书画作品也为中国当代绘画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裨益参考与指导价值。

\

  颜伯龙先生画集首次出版,填补百年空白

  展览开幕式期间,同步举行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颜伯龙》新书全球首发式。该画集开篇分别由著名书画家陈佩秋先生、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和颜伯龙再传弟子刘鸿尧先生(刘鸿尧口述,张海星整理)三位美术界扛鼎人物撰写序言,以各自的视角出发来回望和观瞻颜伯龙先生的生活品性、名门求艺、摹习古韵、教学相长以及锐意创新等丰富经历,并对其艺术成就给予了一致赞誉与好评。本画集在内容架构上不仅完整地收录了颜伯龙先生此次展览的全部作品,而且细致地梳理出其常用的印章图谱,以及关于求学、交友、游历和创作等种种事迹年表。毋庸置疑,《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颜伯龙》不仅填补了近百年来颜伯龙先生个人画作史料从未出版的历史空白,而且堪称是一部横从穿贯、拾遗补阙、信而有证的经典著作,更是今后美术界的专家学者研究颜伯龙先生书画艺术乃至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重要文献。

dda1a8fb846ad5308db9cb272d53169.jpg

  书画造诣赢得世人赞誉,艺坛地位博获历史认可

  作为近现代“京津画派”的杰出艺术家,颜伯龙先生(1898-1955)是满族清室正黄旗出身,名云霖,字伯龙,因其祖籍长白,故称“长白布衣”,又因其住所院内有棵大椿树,故堂号曰“椿草堂”。颜伯龙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继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画系,师从齐白石、陈半丁、陈师曾、王梦白等名师,后为王梦白入室弟子,与李苦禅、汪慎生、王雪涛、邱石冥皆为同窗之友。而后经徐悲鸿再三邀请,留校任讲师。除讲课授徒外,观摹历代名迹,于国画中之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各有所长,尤精于花鸟,在潜心研究之基础上,工笔写生,遂成大家。颜伯龙先生才华横溢,为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舍弃了显赫的世家荣华,为中国美术界留下了众多精妙的书画作品。

  纵观颜伯龙先生毕生的艺术历程,可见“京津画派”所倡导的“精研古法,博采新知”这一宗旨,贯穿于其创作的始末。从“精研古法”的角度来看,颜伯龙先生早年绘画多拟新罗山人笔意,画风上多有八大、新罗之遗韵,中年逐渐摆脱前人风格,已在画作中融入些许自身笔法,如在画作中多题“拟元人笔意”“仿林良(吕纪)笔法”“仿李复堂笔法”等。经过不断地拟古研习,逐渐形成兼收并蓄之势,集宋、元、明、清历代花鸟画法之大成,终成一代花鸟画大家。正如陈佩秋先生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颜伯龙》序言中所讲:“(伯龙)艺术创作在继承中创新,兼工带写的小写意花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颜派花鸟体系’。”

  而从“博采新知”的角度来看,颜伯龙先生在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听鸟说甚,问花笑谁”,常谓:“西画有人物、静物、翎毛诸种,形象真实,但只是标本画,而配景极少。或于风景画中偶然出现花鸟而已。”颜伯龙先生深知国画不同于西画,以已之所长,对花鸟画深究独创,为使国画艺术弘扬于世界而尽自己之职责,开启了“中西融合”的创作道路。这也恰好对应着邵大箴先生在序言中的解读:“颜伯龙作品中物象的形,不同于西画的素描造型,他笔下的花鸟虫鱼或走兽是带有意象性的笔墨造型,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人文情怀。颜伯龙的审美理念源于民族传统,而不是来自西画。但是,细读他的作品,又发现他的兼工带写的画法,与明清花鸟名家的技法不尽相同。他没有固守前人的程式,带有突破平面性的探索,似乎感觉到他从西画写生法和写实造型中适当吸收了一些元素,将其融化在写意笔墨中,使客观物象更为清晰,形象更为生动。”

  艺品如人品,人品作底色。颜伯龙先生少年时期便与老舍、卢松安等五位同窗结为金兰之好,直至辞世始终不移。此外,颜伯龙先生早年成名之后与梨园界名家王瑶卿、梅兰芳、马连良、荀慧生、尚小云等交往甚密,于上世纪初经陈师曾前辈力荐结识齐白石、张大千,后与二位交往甚密,齐、颜、张每周必见于椿草堂。颜伯龙再传弟子刘鸿尧在序言中感叹:“书画界历来是大浪淘沙,庶几而存之者必灼耀后世。先生做到了,得到了后世人的赞誉,取得了历史的认可,然天妒英才,先生如果能享大年,必将会更加辉煌灿烂。”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7日,大家可前往免费参观。

中国公益报道

上一篇:常桂枝——中国文化高级职称国家高级书法师(高级职称证书)

标签
  • 书画